首页 > 试驾品车 > 正文
  我们都知道,汽车救援是提供汽车现场故障排除、紧急救助、以及帮助受困车辆脱离受困现场的专业服务。其提供的服务包括拖车救援、现场应急救援、应急充电、困境救援等。那么汽车救援有哪些性质,行业发展现状如何,有哪些特点,发展趋势怎么样?5月22日至24日,由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主办、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承办的第四届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大会上,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汽车俱乐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士立发表了汽车救援行业现状与趋势主题演讲,对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发展现状、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详细分析。
  张士立介绍,汽车救援主要有经济属性和社会属性两大类。汽车救援不仅要服务用户,还要开展多种经营,在保障用户服务的的基础上扩大收益,以此来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保证它的经济属性。
  当然,汽车救援也不能太商业化,也要做到社会责任,张士立介绍,汽车救援人要有使命感跟社会责任感,不仅要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出行保障,还要关心社会,做好社会应急保障工作。
  重标准化管理是汽车行业发展特点之一。在张士立看来,重视标准化管理是维护企业利益的需要,是企业在参与市场竞争中扬己之长、克己之短的有效技术手段,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需要保障服务质量实质上就是维护消费者的切身利益,是支撑技术创新的需要,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不仅如此,汽车救援行业也要量化,只有量化之后才好管理。因此,张士立表示,在汽车救援管理工作中,必须摒弃“少许”,坚持“量化”,推行标准化管理,使每一项工作、指标、制度、方案、细则,都能在质量保证的前提下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的量化指标,从而使我们的管理更加系统化、规范化,最终建立中国品牌。
  全国化、多样化、国际化也是汽车救援行业的发展特点。在张士立看来,从区域化到全国化、从简单化到多样化、从国内化到国际化是汽车救援行业发展的一大特点。这就表示,汽车救援要有覆盖全国的网络化服务;要从简单的保障性的服务到全方位服务,以至服务社会的公益性服务;还要突破国家限制促进国家间汽车救援合作与交流。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汽车救援行业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发展经验不足。张士立表示,中国汽车救援行业的发展不能照搬国外的发展模式,但是为了促进行业的发展,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可以借鉴国外汽车救援的经验,比如以会员制为核心的模式,集团式的机构,以围绕汽车后市场需求的各种服务为主体,网络式的服务体系,标准化的服务以及强强联合的模式等。
  不得不提的是,当前我国汽车救援行业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张士立表示,由于各企业的经营理念不同,诚信缺失,导致了汽车救援行业的不规范,而整个汽车市场的鱼龙混杂,服务质量良莠不齐也是用户对目前的道路救援行业不太信任的原因,不仅如此目前许多汽车企业的服务相对简单单一,还不足以吸引消费者以及汽车救援政策缺失等都是制约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发展的因素。此外,标准化服务企业缺少,《汽车救援服务管理规范》虽然对汽车救援行业有管理与指导的作用,但是由于有些采购方与平台支持态度模棱两可,实施不彻底,也制约了行业发展。
  那么中国汽车救援行业需要怎样的发展思路呢?张士立认为,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发展需要拓展服务功能、强化网络服务、整合社会资源、构建网络化服务体系、提供网络化、属地化的服务。
  作为汽车产业的衍生经济,汽车救援在中国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汽车救援行业存在着大量的潜在用户,市场还没有被真正挖掘出来。同时,汽车救援存在巨大的潜在市场,如何找准位置,利用有效的经营模式生存下来,发展壮大,是我国汽车救援行业面临的挑战。
  张士立认为,服务标准化、发展网络化、投资国际化、服务集成化、技术创新化是中国汽车救援行业的发展趋势,顺势而为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此外,张士立还对未来的汽车救援做了预判,他认为,到2022年中国汽车救援行业将要重新洗牌,真正的市场竞争还会更加严峻,但是汽车救援是刚需,行业的发展还是充满希望的。

声明: 本文由平台作者撰写或官方稿件,除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汽车经济网立场。

猜你喜欢
文章评论已关闭!